“西式生活”:患癌的风险的加速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 于世英

中国日新月异,世界瞩目。在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追逐西式生活方式,二是全国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两个看似无关的问题,其实是有深层的内在联系。西式生活方式增加某些种类癌症的发病率,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等。也许,不认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会对中国癌症发病及癌症死亡造成深远的影响。

一、追逐西式生活方式

生活条件好了,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的追逐西式生活方式。西式生活方式曾经是许多不再年轻或还正年轻人的小资梦想。没想到,这种梦想就象我们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一样,已逐渐成为现实,甚至不知不觉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生活方式是一个内容很宽泛的概念,除意识层面外,生活中具体体现在衣食住行,而其中与健康及癌症发病的密切相关的主要是食、行和不良嗜好。

食:西式饮食与中式饮食的最大区别在于膳食结构、烹饪方式、膳食取向。

膳食结构:看看我们大家每天吃东西,不难看出西化饮食早已渗透到我们的一日三餐,也渗透到嘴香解馋的磨牙零食,甚至渗透到每天必不可少的饮水。例如,膳食中的米、面、豆类等谷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大大减少,绿叶蔬菜摄入减少。取而代之是高能量高蛋白的动物肉类、蛋类、奶类食物大大增加。牛奶、奶油、煎鸡蛋、火腿、果酱、面包,取代昔日早餐的稀饭、馒头、豆浆、油条;浓咖啡加伴侣取代了清淡的茶水;午餐、晚餐、甚至灯火通明的宵夜场所,随处可见人们在大街小巷吃炸鸡、炸薯条、烧烤、汉堡、热狗……不缺肉和蛋的厚油快餐盒饭,随处都可以购,甚至可以24小时随时订购送食上门;含糖、含奶、含酒精、含碳酸的瓶装灌装饮料,取代了昔日的喝白开水。

烹饪方式:膳食结构变化的同时,烹饪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中国特有的蒸、煮、炖、炒、凉拌等传统烹饪方式,逐渐被吃更适合快餐的高温油炸、烧烤烹饪方式所取代。过去只出现在过年过节打牙祭的大油大肉及煎炸食品,现在已变成家常便饭,尤其是方便的快餐食品和零食。

膳食结构和烹饪方式变化,不仅仅是大体构成比变化,更令人担忧的是不被人们察觉的深层变化。我们每天都吃看上去光鲜亮丽、保存起来经久不朽的加工食物。这些光鲜亮丽及经久不朽的成品和半成品里面和背后,殊不知隐藏着无数人们总也弄不清的食物添加剂、添色剂、防腐剂、甚至是残留化肥、抗生素、农药。这些微量物质对健康的短期的影响,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日积月累呢?对患癌风险的影响,难以预测。

行:看看满大街的车就知道,西式生活方式对人们生活方式“行”的影响。出门10分钟的路程,也会有相关多的人选择坐车,而不是步行。为单位周末及节假日清洁大扫除等劳动,早已成为历史。家庭拖地等清洁,都请钟点工上门服务。上下楼梯有电梯,买东西按电话键,或点击网络电脑键盘,片刻货送上门来。电话、电视、电脑、报纸使我们个个都成了千里眼,顺风耳,严然一个活神仙。富余方便舒适食和行生活方式,不需要我们身体活动。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能量消耗也就相对较小,吃东西应该适当节制才对。可是,问题在于人天生好吃和贪食。多吃少动,必然将多余营养堆积在自己身上,变成超体重和肥胖。

烟:西式生活方式不良嗜好首推吸烟。吸烟也是西方生活方式征服中国的成功例证。抽烟看似早已植根于中国草根民众的生活习惯,其实也是几百年前从西方泊来的生活方式。烟草本身及燃烧产生的致癌物,加之烟草种植必不可少农药和化肥增添毒性致癌物。时尚香烟制作的多种添加剂,以及糊弄人的过滤咀,对吸烟上瘾者来说,都不是什么问题。吸烟者的烟瘾,会给自己吸烟找出无数个吸烟的理由,也给种烟、制烟、卖烟背后的经济链带来丰厚利润。不过,长期吸烟后遗的危害,可不是吸烟快乐可能抵消,也不是政府的烟草收入可能偿还的。我国50%的男性成人有吸烟的习惯,难怪全球烟草公司的都虎视眈眈中国,甚至瞄准中国青少年。当吸烟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实在有点难。

其实影响身体健康的西式不良生活习惯还有许多。例如,无所事事的时空颠倒起居,睡懒觉,性生活紊乱等。

二、西式生活方式增加某些癌症发病风险

癌症是人类共同的疾病,但是不同种类癌症的发生率有较明显的地区差异。除部分是因种族遗传因素相关外,生活方式差异是导致不同国家地区癌症发病差异的主要原因。与经济发达西式生活方式相关的高发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子宫膜癌、白血病、卵巢癌、淋巴瘤、儿童肿瘤等。例如,移民到美国的华裔,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发病谱也逐渐变化,第二、三代之后的华裔患结肠癌、乳腺癌等发病率明显增加。

癌症是既威胁穷人,也威胁富人,但两类人群的患癌种类有差异。生活水平低下、卫生条件偏差,容易患食道癌、胃癌、宫颈癌、肝癌等。而丰衣足食、营养过剩、身体活动过少,则容易患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子宫膜癌、白血病、卵巢癌、淋巴瘤等癌症。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贫穷人群还未摆脱贫穷卫生相关癌症的同时,还平添了罹患富人癌症的风险。也就是说,中国的胃癌、食管癌、宫颈癌等癌症发病和死亡率还未降低,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癌症发病与死亡人数却同期不断攀升。这些都与西式生活方式对中国的影响密切相关。吸烟问题泛滥更值得注意。2008年发表于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居民的高吸烟率的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变,2033年中国将有1800万人死于肺癌。

三、审视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素

西式生活方式是否会对中国癌症发病与死亡造成深远影响?回答是肯定的,如果不加限制,长期影响和损失都将是巨大的。有两项指标显而易见西方生活方式对中国未来癌症发病趋势的影响。一是吸烟人数,二是肥胖人数。调查显示,中国现时吸烟人口已高达3.5亿,中国男性医生吸烟率甚至高达58%。大城市成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患病率大有超英赶美势头。癌症发病的原因至少1/3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其中首当其冲要数吸烟和营养过剩两类不良生活方式。

研究烟草致癌的第一人是同济医学院的吕富华教授。上世纪30年代,吕富华研究成果用德文写成的《关于家兔涂抹烟焦油致癌的研究》论文,于1934年发表在德国权威医学杂志《法兰克福病理杂志》。烟草对人类的危害已被人们广泛认知。问题在于缺乏持续有效的实际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腾飞,烟草行业大发展,偶像明星参与香烟广告,吸烟成为时尚生活方式,加之工业化等复杂因素影响,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成为美国癌症死亡头号杀手。70年代美国开始着手全民戒烟运动,经过近30年的努力,美国吸烟人数大大减少,肺癌在美国的发病率也终于开始下降。不过,美国全球化策略让美国的普通百姓吃得到吃得起各种美食和快餐垃圾食品,超体重和肥胖人群又有增无减。与之同时,美国结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发病率不断上升。

克服不良的西式生活方式影响,需要认清现代化发展不等于全盘西化,学习西方优良东西,需要把握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更需要日常生活自我节制。

现代化不等于全盘西化生活方式:当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我,深深知道饥饿、贫穷、脏乱差生活方式,给人们曾经带来的挣扎与折磨。现代化帮助中国人民摆脱了饥饿与贫穷,也摆脱脏乱差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公共健康问题。然而,人们误认为现代化生活方式就是全盘西化生活方式。比较中国儿童及年轻人现在的衣食住行习惯与父辈相比较,生活方式全盘西化稍稍向我们逼进,西化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大街随处可见膀大腰圆,大腹便便行人,其中不乏年纪青青的年轻人,甚至是儿童。现代化应该给中国带来的富强当然包括民众健康,而不是“虚胖”。学习西方生活方式,需要针对自己健康需求,有所取舍,而不是全盘接纳。

把握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其实膳食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容易查觉,但西式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的深远影响在于对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发生的变化。膳食已从解决温饱的第一需要,变成满足和享乐无限的食欲;从崇尚勤简节约,变得大手大脚一切都不在话下;从做饭是家庭主厨天职,吃饭是家人其乐融融团聚的美好享受,变成买个快餐盒或速食品随便对付解决;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变得天天靠在柔软沙发上只剩指尖按键一点运动。更有甚者,天天海吃海喝,却把减肥药当法宝,或把偶而去一次的高级会所的健身卡当法宝。

日常生活自我节制:美国戒烟运动,让大家看到克服不良西式生活方式的可行性和成效。而美国超体重肥胖人群增长及与营养过剩相关癌症的增长,也让大家看到克服“好吃懒做”式的西化不良生活方式的困难与挑战。毕竟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吃美食让人充满快乐,少动的舒适生活让人充满惬意。建议:遵循我国卫生部提出的中国居民膳食结构金字塔,均衡膳食;提倡在保证膳食营养均衡的基础上,“量入为出”;克服“多吃多占”,“好吃懒做”不良生活方式;“戒烟”克服不良生活嗜好。日常生活的自我节制,不仅有利于自己的健康,也符合全球当今倡导的低碳生活方式。

本文获中国科协信息中心组织开展的“科协优秀网络撰稿人”评选活动一等奖。